客户案例 | 探索科技人才评价“破四唯”“立新标” ——某煤炭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盘点案例
2022-06-22

一、项目背景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为新时代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指明航向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人才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科技创新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角色。加强科技人才建设,是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要求到2025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这充分体现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集团公司做好新时代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对煤炭领域科技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20209,中国提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以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要求意味着煤炭工业领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要健康发展,煤炭行业必须加快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安全智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该企业作为煤炭领域的排头兵,要承接起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该企业过去积淀、培养和汇集了很多煤炭行业顶尖的高层次的优秀科技人才,人才队伍有一定的基础,围绕双碳目标,需要进一步实现人才梯队的建设和人才后续力量培养。

数字化转型背景驱动科技人才管理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数字化转型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提出了全新要求,各行各业均逐步迈向数字化人才管理的新时代。当前,随着该企业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科技人才管理,面临着人员数量多、分布广、人员结构复杂等挑战性因素,这也成为了当前该企业科技人才管理的难题。为了能够让人才管理跟上公司全面数字化转型要求,真正地满足新时代公司人才发展要求,在人才管理模式上也需要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有必要借助数字化的理念及平台,搭建公司内部的科技人才库,提升管理效率,及时、动态地掌握人才基本情况,实现管理科学、信息畅通,为科技人才的配置优化和能力培养等事项提供精准抓手。

二、项目目标

多方位、多角度掌握企业科技人才现状。

原来企业人资部基本上只掌握了科技人才的基础信息,需要通过对科技人才在职业能力、成就贡献、潜在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进一步拓宽科技人才评价维度,全方位、多角度掌握集团科技人才队伍状况。

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着眼于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以培养数量充足、质量优良、梯队完备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目标,依托科学、量化、客观的评价,分析和总结当前科技人才结构、人才质量等情况,将评价结果作为加强科技人才管理和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总结、探索科技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

基于此次对科技人才的盘点结果,总结科技人才成长成才规律,为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针对性培养提供科学指引,也便于后续持续追踪科技人才成长过程及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为企业人才管理数字化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此次研究通过数字化的人才评价方式及平台,致力于实现对企业科技人才数字库的搭建。该项研究也将为企业人才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参考,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与人才管理数字化的接轨与融合提供先行示范。

三、项目难点

科技人才的领域非常广泛,按工种按技术序列都有很多种类,每一个类别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方式都有很大差别,很难找到一个抽象的统一的标准。对于该企业来说,此次科技人才评价工作具有以下几个难点:

1.过去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中,一直存在着“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问题,导致科技成果评价中出现单纯重数量指标、轻质量贡献等不良倾向。

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学术研究,不应使用同一套标准去评价。例如如果注重学术论文,做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就会失去动力,基础科学没人愿意做,未来科技前沿就无法掌握,重大科技上就无法突破创新。

3.该企业规模大、体量大、类别多、人员分散、涉及到多家单位,传统评价方式流程不能满足此次盘点工作。

4.对于“科技人才”的评价,过往可用经验不多,缺乏参考案例,该项目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创新性和代表性。

四、项目亮点

评价标准变化,破“思维”立“新标”。

人才评价是引导科技人才科研活动方向的重要“指挥棒”。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文件,提出了分类评价、破“四唯”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转变科技人才评价导向。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调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贯彻中央对科技人才评价要求,引入更多元的价值维度,从“成就贡献、职业能力、潜在素质”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标准,对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动进行综合价值判断,树立良好的科技人才评价导向。

人才评价数字化

以往对科技人才评价多以定性描述为主,如“在某领域做出重大的、创新性的成果及贡献”“发挥了较大价值”等。此类描述在人才的描述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也让人才的界定有所难度。因此本次项目在评价工具的开发上,将过往模糊化的表述,变成了可以客观评价的评价内容,并赋予了对应的评价分数,将定性化的评价内容转化为可操作、可量化打分的具体内容事项。同时本次项目采用了线上化的信息收集方式,可以快速大量的处理信息,让盘点工作高效且准确。

科技人才核心评价指标提取

本次项目的盘点人员结构复杂,涉及不同序列的科技人才,同时又包括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等不同的项目。需要考量的信息包括所在项目的规模大小,煤矿量级的划分,官方文件的划分标准等等。

本项目通过资料分析、访谈调研、专家研讨的方式,从多角度完善评价标准的构建内容,对各序列、各层级、标准的评价维度、评估指标、评审条目、赋分权重等进行多次审核把关,形成了科技人才标准构建成果。

五、项目总结

这是一次对科技人才评价的创新

本项目跳出个人评价、职称评审的视角,立足国家战略与集团战略,综合考虑科技人才评价培养发展等问题。以宏观战略为导向,对科技人才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促使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为企业人才摸底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

本项目贯彻中央对科技人才评价要求,引入更多元的价值维度,强化能力、成就贡献、个人发展潜力多元标准,对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动进行科学、量化、客观的综合评价,树立良好的科技人才评价导向。

为企业科技人才库提供数据来源

本项目通过获取收集、量化评估科技人才职业能力、成就贡献等相关信息,可以推进集团结构化构建科技人才数据库,为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管理提供高效、精准的依据。

人才管理数字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本项目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理念,通过数字化的评价方式,促使各组织部门多渠道打通配合,最终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大批量人才评价的问题,为科技人才高效、科学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留下您的问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请您留言
分支机构
央企服务中心上海北京广州武汉无锡南京哈尔滨青岛重庆